- 赵彤;殷嘉迈;黄卫;王志国;张纯;王琼超;喻鹏;
为实现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RS)的再利用,使用高锰酸钾和水稻秸秆在室温条件下制备负载MnO_2的水稻秸秆材料(neMRS),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以降解左氧氟沙星(LEV)。首先利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和氧化秸秆的纤维素结构,将MnO_2负载在水稻秸秆表面。然后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一系列表征证明,MnO_2成功负载在neMRS表面,neMRS表面的Mn含量为415.4 mg/g。neMRS对LEV有16.7%的吸附率,neMRS/PMS对LEV的去除率约为RS/PMS的4倍。继而在pH值、PMS投加量、材料投加量以及LEV浓度等不同条件下探究neMRS/PMS体系对LEV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neMRS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对LEV的去除率均大于90%。最后利用猝灭实验和EPR分析发现,neMRS通过活化PMS产生·O~-_2和~1O_2参与LEV的降解。对于实际水体中的LEV,neMRS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9.8%。
2025年03期 v.48;No.21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475 ] |[阅读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俊钦;杜喆;何奔驰;王思邈;吴欣欣;
为了解不同暴露时间下的重金属胁迫对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接合转移过程的影响调控机制,选择两种典型重金属Cu~(2+)和Zn~(2+),以亚抑制浓度和暴露时间为反应条件,探究Cu~(2+)或Zn~(2+)胁迫下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频率变化规律,以及细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膜通透性及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等环境微生物特性变化与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u~(2+)及Zn~(2+)会通过增加细胞内ROS含量以促进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进而促进接合转移,且5μg/L Cu~(2+)或50μg/L Zn~(2+)暴露4 h时对接合转移频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2025年03期 v.48;No.212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369 ]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俐;陶霞;蒋剑虹;陈旭;
以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有机物高效低耗去除为目标,研究3种运行模式下垃圾渗滤液电化学氧化关键运行参数,并对比这3种运行模式在各自最佳运行条件下的降解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序批模式的最佳面体比为18.18 m~(-1),循环序批模式的最佳循环流速为0.35 cm/s、最佳反应区体积占比为V_(反应区)/V_总=1/5.25,连续进水模式下COD去除率与循环关系不大,最佳反应区体积占比仍为V_(反应区)/V_总=1/5.25;3种运行模式在各自最佳运行条件下的降解效能从大到小为静态序批模式、循环序批模式、连续进水模式,但三者差异并不显著;经电化学氧化后,3种运行模式下出水COD均低于50 mg/L,COD指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24)直接排放要求。
2025年03期 v.48;No.212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69 ] |[阅读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袁铸;蔡果;刘思怡;张超;肖自胜;兰支利;
为了筛选防治柑橘采后酸腐病的新药剂,以雪峰蜜橘为试材,采用病原菌离体抑菌和病原菌侵染活体接种试验的方法考察果实贮藏期病害指标,将十二烷基胍盐酸盐(DGH)与聚氧烯羟基胍盐酸盐(PEEG)复配,对比研究保鲜剂对柑橘采后酸腐病的抑制效果;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DGH和PEEG及其配合物的分子表面静电势(ESP)与前线轨道能隙(E_(gap))进行模拟计算。离体抑菌试验表明,DGH_PEEG复配双胍盐添加量在250 mg/L以上可完全抑制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andidum)和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菌圈扩展,离体抑菌率达100%;活体接种试验表明,接种酸腐菌及绿霉菌的雪峰蜜橘用500 mg/L的DGH_PEEG复配双胍盐进行浸洗处理后,可有效抑制果面菌斑扩展,其对酸腐病的抑制效果与商用保鲜剂百可得~(TM)相当,对绿霉病抑制效果略低于鲜胜~(TM),且仍显著优于百可得~(TM)。研究表明DGH_PEEG复配双胍盐保鲜剂对酸腐菌和绿霉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延长果实采后的保鲜期,且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DFT计算结果表明,DGH和PEEG协同作用增强了配合物的ESP能隙值(+107.78 kcal/mol),这可能为吸附病菌提供了更合适的协同作用位点。因此,该复配双胍盐保鲜剂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保鲜防腐剂应用于柑橘果实采后病菌的防治。
2025年03期 v.48;No.212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214 ]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素钦;罗丛强;林旺;罗玉双;马泽民;马驰;胡丽丽;
鱼腥藻毒素(ATXs)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低分子量生物碱,主要由丝状蓝藻产生。这种毒素可在几分钟内导致动物出现颤搐、肌肉麻痹、呼吸停止等神经性中毒症状。ATXs在淡水水体中广泛分布,严重影响陆生动物及人类的健康。自1981年以来,全球淡水水体因鱼腥藻毒素导致的畜禽中毒事件持续被报道。因此,检测和去除环境中的ATXs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常用鱼腥藻毒素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并总结和比较了几种鱼腥藻毒素去除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ATXs检测与去除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8;No.212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87 ] |[阅读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